產品名稱 |
叢生百日紅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一般情況下,叢生紫薇植物在栽植穴內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底肥,在栽植后及時進行澆透水,每隔3天進行一次澆水。由于叢生紫薇植物出芽相對較晚,正常情況下在4月中旬至4月底才展葉,新栽植株因根系受傷,發(fā)芽就更要延遲。一般成活后的叢生紫薇植物管理較為粗放,光照不足的情況下,會導致植物的花少或不開花,導致植株生長衰弱,枝細葉小,影響植物的觀賞價值。
壓條繁殖,生長季節(jié)都可進行,以春季3月至4月較好??罩袎簵l法可選1年至2年生枝條,用利刀刻傷并環(huán)剝樹皮1.5厘米左右,露出木質部,將生根粉液(按說明稀釋)涂在刻傷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,待干后用筒狀塑料袋套在刻傷處,裝滿疏松園土,澆水后兩頭扎緊即可,一個月后檢查,如土過干可補水保濕,生根后剪下另植。
栽植紫薇應選擇土層深厚、土壤肥沃、排水良好的背風向陽處。大苗移植要帶士球,并適當修剪枝條,否則成活率較低。栽植穴內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,裁后澆透水,3天后再澆1次。紫薇出芽較晚,正常情況下在4月中旬至4月底才展葉,新栽植株因根系受傷,發(fā)芽就更要延遲。因此不要誤認為沒有栽活而放棄管理。
為了使紫薇花繁葉茂,在休眠期應對其整形修剪。因紫薇花序著生在當年新枝的,因此在修剪時要對一年生枝進行重剪回縮,使養(yǎng)分集中,發(fā)枝健壯。一般在秋季落葉后進行修剪,要將徒長枝、干枯枝、下垂枝、病蟲枝、纖細枝和內生枝剪掉,幼樹期還應及時將植株主干下部的側生枝剪去,以使主干上部能得到充足的養(yǎng)分,形成良好的樹冠。[2]紫薇栽培管理粗放,但要及時剪除枯枝、病蟲枝,并燒毀。為了延長花期,應適時剪去已開過花的枝條,使之重新萌芽,長出下一輪花枝。為了樹干粗枝,可以大量剪去花枝,集中營養(yǎng)培養(yǎng)樹干。實踐證明:管理適當,紫薇一年中經多次修剪可使其開花多次,長達100-120天。
紫薇褐斑病的病原菌也是一種真菌,主要侵害葉片,并且通常是下部葉片開始發(fā)病,后逐漸向上部蔓延。發(fā)病初期病斑為大小不一的圓形或近似圓形,少許呈不規(guī)則形狀。病斑為紫黑色至黑色,邊緣顏色較淡,隨后病斑顏色加深,呈現(xiàn)黑色或暗黑色,與健康部分分界明顯。后期病斑中心顏色轉淡,并著生灰黑色小霉點。發(fā)病嚴重時,病斑連接成片,整個葉片迅速變黃,并提前脫落。
紫薇長斑蚜防治方法:
1.早春刮除老樹皮及剪除受害枝條集中燒毀,消滅越冬卵。
2.加強栽培管理措施,減少病源。
3.蚜蟲量大時,咳40%氧化樂果,40%乙酰甲胺磷1000-1500倍液或噴魚藤精1000-2000倍液,但要注意避免發(fā)生藥害。4.有條件的地方人工繁殖和散放天敵,如:異色瓢蟲及草嶺幼蟲。5.利用色板誘殺,誘粘有翅蚜蟲或采用白錫紙反光,拒棲遷飛的蚜蟲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 ————
最近來訪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