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詞 |
遼寧人像園林石,錦州園林石,園林石生產(chǎn)廠家,園林園林石 |
面向地區(qū) |
中國古典園林在美學上大特點是重視藝術(shù)意境的創(chuàng)造。古典園林的美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,而是藝術(shù)意境之美。因此,園林意境的創(chuàng)造和欣賞就成了園林美學的中心內(nèi)容。在美學上園境和詩境、畫境是共通的,
有共同之處。這共同之處就是“境生于象外”。“詩境、畫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,而是在有限中見出無限。同樣,園林的意境,也不是一個孤立的物象,不是孤立的一座建筑,不是有限的一片風景,而是要有象外之象,景外之景”。(葉朗)這種象外之象、景外之景,能使孤立、靜止的物象生動豐富起來,給予瀏覽者更充分的美的感受,并能激發(fā)觀賞者心靈意趣的釋放,喚起審美邈思,促成意偕境生。
這種不規(guī)則、不對稱的奇形怪狀,不僅表現(xiàn)了變動不居、石無定相的天趣,更包含著勃勃的自然生機。靜態(tài)中內(nèi)含著動態(tài),無生命中蘊含了有生命。“坐對石峰,透漏具備,而皴法之明快,線條之飛俊,雖靜尤動”。(陳從周)這種“自然之文”的動人形式使得“瘦漏生奇,靈瓏安巧”(計成)。單塊賞石也可成為園林一景。有的園子狹小局促,堆不下假山,就選擇一兩塊奇石立于池畔花間,檐下樹旁,甚至陳于窗前桌畔,用作案頭清供,石形巍峨,也可作丘壑煙嵐之想?!耙痪硖亓?,安置有情,時時坐臥其旁,即可慰泉石膏肓之癖”(李漁)。園中陳設的觀賞石,多是石形奇特,以單取勝,單塊特置,大小不拘。在設置這些單塊賞石時要根據(jù)它的體量大小,形貌特點,因地制宜地配置它周圍的空間環(huán)境。大者數(shù)丈,須繞行仰視,像蘇州的瑞云峰、冠云峰,上海的玉玲瓏等,體量都很大,就設置在空闊顯豁的空間,方能充分展示出它的美來。小者寸余,俯首諦視,方見其妙,就要設置相應的小環(huán)境來襯托它。至小者,甚至可以置于盆中,用作盆景,此時盆即園,石即山,數(shù)莖寸草即成茂林。
“石”的虛用,正在其對“意”(神)的激發(fā)。析而言之,包括對情的激發(fā)和對理的挖掘兩個層面的統(tǒng)一。層面是指“石”所引發(fā)的審美感受,表現(xiàn)為主觀感情的流露。第二層面是指“石”蘊含的審美意蘊的闡發(fā),表現(xiàn)為審美感受的深化和審美聯(lián)想的拓展。正是這兩個層面煥發(fā)情神的虛用,才促成了意由景生、象外生境的虛境形成。
石是真正的天工造化之物,它凝之于熔巖,侵蝕于流水,掩埋于黃泉,深藏大山,沉沙江底,億萬年歲月流痕,滄桑巨變,全憑自然天工琢蝕而成。所以,它包含著強烈的自然的特性,它是“天開”的代表,“神工鬼斧”的確證,是宇宙精神的自然體現(xiàn)。古人通過“石”就把自然、宇宙引入了園林。同時也是達成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境界的簡便之法。
奇石是鬼斧神工,歲月流痕,時間滄桑所創(chuàng)造的杰作,每一塊都是時間流逝的見證和結(jié)果,它身上的瑰奇之形、紋、質(zhì)都是凝固的時間流痕。置于園中,觀賞者一見之下,在贊嘆自然造化的同時也不由感慨時間的力量,也不由出思古之幽情。所謂“石令人古,水令人遠”正是這個道理。“它使游覽者從有限的時空進到無限的時空,從而對整個人生、歷史、宇宙獲得一種哲理性感受和領悟。
園中的石堅硬、峻拔、厚重,被比興地設置為巍峨的山岳,處處體現(xiàn)著陽的剛勁、雄渾。與此相反,水無定形,依勢順流,隨地賦形,時時體現(xiàn)著陰的柔弱、卑順。石喻陽,水喻陰,水石相依,剛?cè)嵯酀?、陰陽化合。微風徐來,水波不興,水性靜極而欲動;千尋奇峰,亂石崩云,山形欲舞而靜止。
—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—
遼寧本地園林石熱銷信息